赵万和,江苏高邮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书法师从陈从周、周志高。2009全国十大文化经济新闻人物。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扬州市文联书法艺术顾问、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跟名家学书法”系列丛书编委会顾问、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杂志艺术顾问、扬州市书法院副院长、上海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名誉副院长)、山东省东西方文化交流协会书法篆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先后被全国政协、中央党校、中纪委、中国驻外总领事馆和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及园林名胜等永久珍藏或勒石。人物词条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史》。被《书法导报》推介为当代优秀书家50家。2013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翰墨清风赵万和书法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2014年应邀赴澳参加中澳书画交流展,2015年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展出,同年作为崔致远学术交流团唯一书法家应邀访问韩国。2016年先后走进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讲授书法。2018年入选当代艺坛七十年七十家活动。2019年参加与共和国同行海内外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2020年入编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个案研究——赵万和专辑》并于2021年在北京一得阁美术馆举行新书首发式。 出版有《赵万和书法》、《赵万和书古诗百首》《赵万和书法艺术鉴赏》等。多次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书画频道、旅游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等媒体艺术栏目的专题采访并向海内外播出。 非常高兴又看到赵老师的书法新作和出席新的专辑出版座谈会。 万和先生是我的书友,经常有笔墨的交流。他的书法有着传统文人那种古风古韵之美。品读他的书法作品时,我心里各样的杂音和杂念顿然烟消云散。这是在当下书坛中不多见的,是一种纯粹的文雅至极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法现象。 赵先生是一位文墨相间的书法家,在他的笔墨之中闪烁着传统的人文智慧精神的光芒。书法与人的秉性有关,所谓“字如其人”, 他的书法有如他的人,散发着文人气质和书卷气息,以及生命情感和人性温度。赵先生是个典型的读书人,透过他的书法让人感到除了娴熟的笔墨技巧之外,所传递的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情绪的力量,一种文气的彰显,一种“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的心灵触动。 在赵万和的人生履历中,他所工作的岗位和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建筑设计院院长,市规划建设专家,人大常委会领导,扬州文联顾问等等,书法对他只是一种“闲来之笔”和生命中的诗意。由于有了这种对书法的热爱和超脱,使他的书法摆脱了市俗的羁绊,从而也使他在书法中找到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实现了自己。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既师古不泥又自出新意,既笔墨有法又出神入化。他能娴熟的书写真草隶篆各种字体,且能各体具佳。笔法上能冲破平淡,给人以险绝之感,但又因包含法度规则,所以又能够正大流畅,笔笔相属,字字顾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气勃勃,既曲尽物象又合乎审美法则,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像。 这些都来自他对传统法度的全面把握,以及他对传统技法的刻苦修炼。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常年临古人之经典,步古人之精神,得古人之精华。下足了“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苦功;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修行,从而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成功。 一个人的书法如果能在当代喧嚣的世界中给人一种宁静,这就是一种文气;如果能在躁动的世界当中给人一种典雅,这就是一种境界。我觉得赵老师做到了,我想只有一个爱书法爱到骨子里的人,才能将书法和笔墨演绎出如此的神奇和美妙。 真正的书法家是拿作品来说话。我们看了赵老师的书法作品和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非常重,是艺术造诣的深厚和艺术价值的厚重。在这本书法集中我们能感到,赵老师不是像有些人那样把书法作为一种竞技去和人比拼,也不是把书法作为一种生计去经营。常年来他就像山间的小草,没有人赞赏也在尽情的默默生长;就像路边的野花,没有人捧场也在尽情的绽放着芳香;更像是高空中雄鹰,没有人鼓掌仍在高峰上翱翔。 |
献礼八一·翰墨共赏——当代著名书法家赵万和
时间:2021-11-11 10:54:28 浏览:0次